受害者心態 or 其實,我想要....
上週提到的犧牲和受害者心態,顯然有不少媽媽也曾經經歷,我這週想延續上週的內容。
我們之所以有受害者心態,會感到「自憐自艾、怨懟、感到不公平」等等的情緒,常常來自於「我必須做這些」、「我沒有選擇」「都是他(們)害的」「我犧牲這麼多,為什麼沒有人感謝?」「我真可憐。」「我的生活好困難。」
首先,我們要找出自己的想法有哪些,然後辨別出,其實它們是「想法」,不是「事實」。
「我當全職母親」這是一個事實,它不會讓你感到自憐自艾,直到你對這個事實產生了一個詮釋,如「我當全職媽媽後,就要犧牲好多,事業、時間和自我」。
這個詮釋,是我們可以選擇的。
這也是為什麼有人當全職母親當的很快樂,有人卻感到人生被卡住了。
再來,練習重新選擇。
我常會不定期地檢視我的生活,把那些我認為應該要做的、別無選擇的事情、我做出犧牲的面向,都寫下來。然後一個一個檢視,這是我要選的嗎?
這個練習可能會長得這樣:「我必須要準備三餐,因為我的家人在等我煮飯」「我需要為我的孩子們留在家裡,不然沒有人照顧他們」「我為了老公的工作,放棄我的事業」.....
列出來後,告訴自己,我都可以 不 要 去 做。
你真的不需要準備三餐、不需要留在家裡照顧孩子,身體是你的,沒有人可以「控制你」去做。
我邀請你看著這些選項,重新選一次,
「我是不是真的想要準備三餐?其實我好像比較希望家人有健康的食物?或我多叫幾次外賣?」
「我是真的不想帶孩子嗎?還是我也滿想要參與孩子的成長。」
「我是真的不想打掃/做家事嗎?還是希望我有一個舒服的環境?」
「我真的想要繼續和這個人結婚嗎?還是我其實希望孩子能擁有一個有父母親的家庭?或是因為經濟因素?」
真的,沒有人能夠強迫你做什麼事。
在這個過程當中,再一次的思考做這些事情的原因。
這麼多選擇當中,百分之八十,我想你可能會選繼續做原本已經在做的,其實那是「你想要的」。
親愛的朋友,生活中已經有不少挑戰了,我們不需要再為自己添加「我必須做」「我應該要..」「我太可憐了」的這一層,能多一些「其實,我想要...」「我選擇這個...」會為自己的生活帶來更多掌控和平靜。